“以前送完单想找个地方歇脚充电都难,现在这‘会客厅’就是我们的‘临时小家’。”上午10点,在金山区石化街道,卫零路162号至166号前热闹非凡——这里原是一间沿街商铺,经街道盘活后,如今以“街·会客厅”的新身份正式开张。
这两天,环卫工人、外卖小哥、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户外群体陆续到场,在套内面积114.1平方米的空间里,有些人忙着点亮微心愿、填写意见问卷、领取爱心包,有些人则前来休憩、喝水、吃饭、充电、办事等。
可以说,作为石化街道今年十大民心工程实事项目之一,“街·会客厅”一经亮相就被街坊们围拢,呈现出一幕幕“情在街区汇、事在街区办”的热闹场景。
街头有“客厅”,歇脚热饭超贴心
走进“街·会客厅”,左手边的“新·灵”之家(骑士e站)率先吸引目光。虽仅6.3平方米,却处处体现贴心,靠墙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几本新书,墙面上嵌着一排充电插头,不远处的柜子里还放着一次性雨披可供使用,为外卖小哥、快递员等户外群体打造出一个能安心歇脚、补充能量的专属小空间。
另一侧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内,环卫工张阿姨刚把自带的午饭放进微波炉,坐在空调房里歇脚:“以前,夏天只能在树荫下吃饭,冬天饭很快就凉了,现在有微波炉,还有饮水机和冰箱,把我们的需求都想到了,实在是太方便了!”。
纠纷化解备“护盾”盈易点,专业服务提前候
在“街·会客厅”里,还有一间专为化解街区矛盾而设的调解室。
在这里,由民警、专业律师、人民调解员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,随时为沿街商户、新就业群体等提供帮助。不管是侵权、相邻关系、物业服务等民事纠纷,还是治安案件、刑事和解案件等,都能在这里获得专业调解。
同时,这里也是“滨企法治之家”联络点。这也是今年石化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工作内容之一,可以一站式提供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、职工服务、劳模引领等服务,不只解决纠纷,更注重精准关怀,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。
“我们提前搭好团队、理顺流程,就是为了等大家有需求时,能第一时间跟上服务。”入驻部门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介绍,“街区里难免有小矛盾,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力量,把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,让街坊们住得舒心、经营得安心。”
商户治理有平台,议事服务聚民心
在多功能活动区域内,可移动桌椅已整齐摆放,这里不仅是街区理事议事的主阵地,还将搭建“滨海街事会”“小哥议事会”等平台,让沿街商户能在此提建议、谈需求,和骑手们坐在一起谋发展,共同参与街区治理难题的解决。
在街区经营烧麦店的金磊对此充满期待,“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,把街区变得更好”。
除了助力解难题,这里更着力“聚民心”。今后,人大代表将在此履职,民情联络员会收集群众诉求,更多优秀建议将通过“石话实说”人民意见征集品牌转化为治理成效;通过“组织联建、活动联办、资源联用”的模式,还将不定期开展“集市在街区”“医疗在街区”“慈善在街区”等活动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务。
若有自发开展活动的需求,新就业群体、新兴领域企业和周边商户居民们还能通过预约机制预定活动场所。
“街·会客厅开门,只是个开始。”石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浩说,“我们会不断根据大家的需求来调整服务,让这里真正成为‘有人常来、有事常办’的街坊据点。”
傍晚,“街·会客厅”里的灯光渐渐亮起,这座刚开张的小空间盈易点,已经开始书写属于街区的温暖故事。
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